协调 · 交流 · 资讯 · 服务

Coordination,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and Service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报道 > 【理事单位动态】宜泊发力AVP自主代客泊车:于车联55次会议开启智能网联生态新程

【理事单位动态】宜泊发力AVP自主代客泊车:于车联55次会议开启智能网联生态新程

来源:宜泊科技 发布时间:2025-03-19浏览:130
宜泊发力AVP自主代客泊车:于车联55次会议开启智能网联生态新程

2025年3月13日,为贯彻落实国家“两重两新”政策,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落地,由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IAA)、全程无人化作业技术推广体系(AAA)、成都宜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成都高新区车载智能系统联盟、成都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协办的车联(TIAA)第55次全国工作会议在成都高新豪生大酒店正式开幕。

会议以“AVP自主代客泊车技术工程化与产业生态构建”为核心,车联秘书长、推广体系总召集人庞春霖、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汽车产业处处长王兵、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筱、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人工智能产业处副处长陈超、宜泊科技创始人&CEO陈诚、宜泊科技副总经理张伟华、同济大学教授朱西产、西部智联云控平台首席专家杜孝平、清华大学教授姚丹亚、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罗蕾、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陈虹、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郭贤生、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刘俊、长安汽车泊车专项业务副总监万凯林、长城汽车车路云项目总监张瀛、东风公司研发总院智能驾驶副总工刘志峰、中国一汽研发总院车路云星课题组主任王恒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副部长曹静、山西静态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鹏亮、中新(成都)创新科技园开发有限公司运营总监何煜黎、联通智网睿行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东洋、广东为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允、苏州跨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芸浠等近百家单位一百多名代表出席活动。

本次会议是技术前沿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TIAA秘书长庞春霖对政策及行业趋势作了相应的解读,他指出国家“两重两新”政策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AVP技术作为“最后一公里”自动驾驶的核心场景,需通过跨领域协作突破工程化瓶颈。

成都市经信局汽车产业处处长王兵进一步强调,成都将依托本地高校和车企资源,加速构建“车-路-云”一体化产业生态。

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IAA)自2010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汽车、电子、通信等领域的跨产业协作,累计发布54项标准,主办活动近400场,覆盖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家成员单位。此次会议延续了TIAA在技术标准制定和产业资源整合上的优势,聚焦AVP(自主代客泊车)这一自动驾驶细分场景,联合多方力量探索技术落地方案。

主办方宜泊科技秉持技术协同与生态共建,是国内智能泊车领域的领军企业。依托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及大力支持,宜泊产研团队深耕静态交通管理与车联网技术、探索创新技术在现实泊车场景中应用,使得宜泊科技AVP解决方案已在前装市场和智慧城市试点中取得显著成果。

此次会议中,宜泊科技董事长陈诚指出,宜泊科技以高效、快速响应的态度一以贯之于停车行业生态中。本次会议宗旨是邀请停车企业的各企业、机构及全国各地的业主方单位的领导们一起探索停车产业未来的终局;陈总希望大家以开源的心态,参与其中共建全人类的智驾生态。

宜泊科技副总经理张伟华也围绕《AVP自主泊车发展与展望》《AVP商业化落地方案分享及示范点位建设倡议》分享宜泊AVP商业落地方案。自主泊车作为智驾的重要场景与自动驾驶协同发展可以显著提升停车效率并降低风险。

两会期间多名代表都围绕低速场景自主泊车谏言献策,结合目前的智驾平权、AI平权无一不预示着自主泊车内外部环境的成熟化趋势。宜泊AVP方案结合了整车企业、平台公司、金融、保险、运营商等合作伙伴,推出了一整套的商业化落地方案,并与多家高校、学会、联盟合作推进相关标准的制定及法规的界定。TIAA自主泊车及无人充电工作组由同济大学朱西产教授担任主任,宜泊公司作为副主任及秘书长单位将联合成员的力量,推动AVP技术走向规模化应用,并结合新能源汽车出海的大势,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质生产力一起服务全球。协办单位成都高新区车载智能系统联盟和成都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则依托本地产业集聚优势,为技术落地提供政策支持和场景资源,助力成都打造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

自主泊车及无人充电工作组主任同济大学朱西产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提出,“车位到车位”的智能驾驶,端到端方案有望实现全局最优解。同时也提出低空经济下的城市立体交通创新思路思维,提高出行效率、变革生活方式、颠覆航空格局,空管与交管整合实现强网联城市立体交通创新。

电子科技大学罗蕾教授则从数据安全角度切入,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的网络攻击风险及防护策略。本次会上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测试白皮书》系统梳理了信息安全测试的标准化流程,为AVP技术的商业化提供了安全保障框架。

对于商业化落地与场景创新,本次会议嘉宾们都提出了非常有意义的解决方案。联通智网算网技术专家辛亮提出,车路云协同需以场景驱动,通过边缘计算和5G网络优化提升AVP系统的实时性,推进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路线恰逢其时。西部智联云控平台首席专家杜孝平则分享了重庆等地在车路协同试点中的经验,强调“数据互通”是降低自动驾驶成本的关键。

在下午的自主泊车及无人充电工作组工作会议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副部长曹静分享了《车路云一体化智慧泊车-典型场景与技术方案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陈虹老师做了《静态交通行业数据通用要求》的报告,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互联网创新业务部副总监罗玲分享了《从AVP自主泊车看智能驾驶保险落地的可行性》。宜泊倡议所有的TIAA自主泊车及无人充电工作组成员单位联合建立“城市级智慧泊车示范项目”,推动技术、金融、保险、城市规划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并将在2025年6月份发布工作组的阶段性成果。

本次会议不仅为AVP技术的标准化、规模化落地提供了路线图,更通过产学研用多方联动,加速了智能网联汽车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转化。TIAA秘书长庞春霖表示,联盟将持续推进工作组会议成果的转化,计划在2025年内启动3-5个AVP示范城市建设项目,并推动相关团体标准的立项与实施。

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化,AVP技术有望成为智能驾驶普及的突破口,为智慧城市与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未来宜泊将携手各企事业单位一起,共同构建智驾全产业链协作生态联盟。

会员报道

编辑精选